9月3日下午,秋风飒飒,艳阳犹照,金乡县图书馆二楼尼山书院继续开展诵读中华经典、弘扬传统文化活动,读书活动迄今为止已是第二十二期了,这期讲的依然是《论语·子罕》篇。
活动开始由六位小读友领读,然后胡老师领读,接着胡老师为大家讲读了此次篇章大义:
一、孔子老年时所思所感。子曰:“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孔子说,与其死于当朝大臣们的手里,还不如死在弟子们的手里呢!可以看出孔子对于自己一生不得志,得不到文人“出则仕”的生活状态的一种超然之态,也可以看出孔子对于弟子们的依重。再者,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孔子是怎么回答的呢?“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君子居住的地方有什么简陋的呢?这两则话语都是孔子老年时所发,为弟子所记,再譬如,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像水一样永不停息的奔流,这与后文赞弟子颜回的话是一致的,“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与之讲话而勤奋不停倦的,应该是颜回了吧。古语言,鸟之将亡,其鸣也哀;人之将亡,其言也善。孔子老年所讲的这些话充满哲理与哀伤,但是不失进取的精神,让人不禁叹之,“其大夏之将顷乎?”孔子老年返鲁,“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制礼作乐,修复典籍。
二、孔子所倡导的德义精神。“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正是这种德义精神的内涵,古人孩子三年免于父母之怀,所以有守孝三年之制,这也正是孔子所说的丧事不敢不勉,羊羔跪乳,乌鸦反哺,其理一也。另外,孔圣人也对他们那个时代的不良风气进行了批判,“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三、此章文理精妙,成语叠出。如上文中提到的“逝者如斯,不舍昼夜”,“未成一篑”,即功亏一篑等。总之,读《论语》之文章,既有浩瀚的哲理深思,也有清澈入理的小文小语;有对孔子精神的赞扬,也有对老之将逝的扼腕,让后辈们读之一叹!
最后,讲解结束后,小读友们又齐读三遍,在朗朗的读书声中结束了本次读书会活动,但是孔子其语其思尽在下一次《论语·子罕》篇,让我们下一次经典读书会再见吧!
(代卫红 李涛 李金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