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落英缤纷,孤霞齐飞,金乡县图书馆二楼尼山书院迎来国庆后的经典诵读活动,此次活动主讲的内容是《论语·乡党》篇,主讲老师为胡老师,小读友们在家长们的陪同下,陆续到达,开启他们新的《论语》之旅。
讲课伊始,先是温习前次课所学内容,老师领读一遍,读友们齐读一遍,然后,胡老师让小读友们领读所学的新内容,由五位小读友领读,然后老师再领读一遍,接着老师为读友们解释了篇章大义:一、服饰礼仪、彰显素雅。古人的服饰礼仪在《乡党》篇中彰显无余,不仅华贵,还显其礼乐之意,如,“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睡觉必有小被,长一身有半;再如,“去丧,无所不佩”,除去服丧,什么佩饰都戴;还有,“齐,必有明衣,布”,斋戒,必穿沐浴的衣服。举止有度、出行有度,可以说显示出孔子时代的居家出行之美。二、饮食礼仪、泽被后世。“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吃米饭不能因为精细就多吃,吃肉不能因为细微就多吃;“食不语、寝不言”,吃饭时不说话,睡觉时不说话;“不撤姜食,不多食”,吃完饭不把姜撤掉,就比如现在的吃完饭的饮茶或者是茶点;“割不正,不食”,不是正规屠杀的肉不吃,古人有云,“见其生不能见其死,听其声不能食其肉”,说的是君子看到动物活着就不想看到它死去,听到它活着的声音就不能吃它的肉,课中老师对现代社会中对家禽粗暴的屠宰方式进行了批判,引进在场读者的共鸣和感慨。三、细微中见真知。“席不正,不坐”,本章中补充的知识小点,坐位要是不正的话,就不会去坐,这一点特别见于公众场合中,也可见其修养和礼仪,其身正,其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即其理也。
在朗朗的读书声中,此次《论语》课就告一段落了,经过一个假期的休整,小读友的读书兴致比之前高涨了许多,相信在下面的读书课中,我们会学到更多的古代礼仪、更多的认识古代文化,下次经典诵读《论语·乡党》篇再见了!
(代卫红 李涛 李金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