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下午,三三两两、陆陆续续,小读友们齐步走进金乡县图书馆二楼尼山书院进行第二十九期的国学讲堂活动,活动主讲的内容是《论语·先进》篇,由胡老师主讲。
活动开始先由十几位小读友领读所学的新内容,流畅并且语速达到一定程度后,胡老师为大家讲解了篇章大义:一、孔子的世界观。世界观包括对待万事万物的看法和处理方式,也涉及对于自古流传下来的对鬼神及生死的理解和认知。这一章节里孔子就表达了他对这一事物的看法,“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自己的一生还没过好,又怎么知道鬼神的事情;还没有活好,又怎么知道死呢?言下之义是活好当下,强大自己,死而不妄者寿。二、孔子的弟子:子路。子路善勇而无谋,最后没能得善终,是《论语》当中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理解好这一人物对于小读友们的为人处世有不可多得的益处。孔子的弟子们不是行行如也,就是侃侃如也,子乐,但是也说道:“若由也,不得其死然”,这里就预言到了子路的下场,并且还说道:“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子路的学问可以升堂但是还没到入室的程度,这里说的是他的学识,反观子路的性格,孔子表示不用做无谓的牺牲,邦有道则现,邦无道则隐。这同时也说明孔子在暗示如果一个人的学问做到一定的程度是可以有一个圆融的性格的,所以,小读友们要多学习,学好习,为将来的人生之路打好基础,遇到困难可以立克之。三、孔子的察人识人之原则。孔子是著名的孔圣人,之所以被历代传诵肯定是有原因的,这里可以举例示之,鲁国人翻修国库,闵子骞说道,“何必改作?”何必更改呢,意即节约,孔子赞道,“夫人不言,言必有中”,从言行中来讲不说空话,不做虚事,这里也提到孔子的经济思想,节俭。再如,“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对于言语笃实的人可以表示赞赏,但也要做进一步判断,就君子还是故作姿态的伪君子。一般人只看到表面的温和笃实,但是孔子却能让其弟子不要轻信于人,还要再作判断。
讲解完毕,此次读书会活动就结束了,但是小读友们还热情的聚在老师的身边亲切的交谈着,这个漫漫冬天,有了小读友们的身影,我们会说不太冷,亲爱的小读友们,让我们再聚《论语·先进》篇,下一次国学讲堂再见!
(代卫红 李涛 李金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