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下午,冬雪初霁,寒梅压枝,金乡县图书馆二楼尼山书院小读友们不畏严寒,陆续到达,参加这里举办的诵读中华经典、弘扬传统文化活动。今天学习的是《论语·颜渊》篇,主讲是胡老师。
活动开始,胡老师先请小读友们领读,一共五位小读友领读,然后,胡老师为大家讲解了篇章大义:一、孔子仁的思想。总体来讲,孔子仁的思想主要表现在,“克己复礼,天下归仁”,这里讲的是仁与礼的重要关系,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这里讲的是仁与人的关系,仁者爱人。二、孔子君子的思想。君子首先“不忧不惧”,君子坦荡荡;然后,君子不患无兄弟,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孔子的伟大从这两则仁与君子的思想中可见一斑,这些弟子受教于孔子,非常优秀,得以在各国任官职,打破了传统的阶层限制,开启了学而优则仕的先河。三、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问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对曰,去兵、去食,对“信”呢,孔子的回答是“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信是最不可割舍的,毛泽东时代就是没有兵,没有食,只有信,然后做到解放全中国,取得胜利。四、质与文的关系。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一章又提到“文犹质也,质犹文也”,把文与质的关系进一步密切化,外表与内在同样重要,可以说是不分彼此。现代社会,既要注重内在的提升,又要把握外在的形象,可以说学习知识重要,但是外在的美也要注重,任何时候、任何场合。
讲解结束后,胡老师又让小读友们齐读了一遍,并为大家讲解了生僻字词。读国学经典、诵百家文章,这一期的国学讲堂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下一期经典读书会,与您相约《论语·颜渊》篇,共品春秋时代的文化盛宴!
(代卫红 李涛 李金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