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下午,春风渐起,寒意犹在,小读友们在家长的陪伴下走进金乡县图书馆二楼尼山书院,参加第三十五期的经典读书会活动,此次活动进行的是《论语·子路》篇,主讲胡老师。
读书会首先进行的是小读友领读部分,由六位小读友进行了领读,孩子们熟悉的朗读证明他们堂下进行了深入的学习,接着胡老师为大家讲解了篇章大义,一、《论语》的思想之美。《论语》之所以被誉为“半部论语治天下”,是因为它能为后人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比如这一章节提到了治政的方法。文载: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怎么治理国家呢,孔子的回答是,先设立机构,赦免工作人员的小过,举贤才。怎么举贤才呢,举你所知道的,不知道的,别人还会舍弃吗?还有就是做人处世的思想等,胡老师在本节引伸:祸起于不知足,人贵在能知足,知足不仅常乐,还有保身,是为亮点。二、《论语》言辞之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里提到言正、身正,从语言到行为都进行了阐释,既有内容之美,又有文辞之顺,泽泽生辉,生动悦人,再如下例亦可证之,“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说是的国君仁义,则老百姓没有敢不服从的,四方的百姓都会负着襁褓中的孩子而来,生动活泼,如现眼前。三、《论语》诗化之美。孔子评卫国公子荆说会过日子中有提,始有、少有、富有;苟合矣、苟完矣、苟美矣。连用三个“有”,三个“苟”,如流水小诗,翩然而成,《论语》不仅有先人的思想之美,也将那个时代的语言的诗化美展示无遗。
诵先人文章、读春秋诗书,方知文人之美,先哲之智。下期经典读书会,《论语·子路》篇再见吧!
(代卫红 李涛 李金秋)
